紫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(二) 除品种和提取方法外
3.2 紫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紫苏作用影响因素
大量研究表明,紫苏叶挥发油的叶挥药理研究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除品种和提取方法外,发油还包括栽培时间、化学采收时所处的成分生育期、地域环境和紫苏叶性状等。及其进展Chauhan等用GC-MS法分析了三个不同种植月份下的紫苏作用紫苏叶挥发油成分,发现其具有显著差异。叶挥药理研究紫苏叶中紫苏酮、发油芹菜脑、化学石竹烯和榄香烯等挥发性成分在生长期、成分开花期和落叶期这3个不同生育期也存在差异性。及其进展向福等研究了中国四种产地的紫苏作用紫苏叶挥发油,发现其化学成分有差别,叶挥药理研究证明了地域环境对紫苏叶挥发油成分的发油影响。
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在开花前高于开花后。紫苏叶的性状不同,其挥发油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。中医药传统认为紫苏叶以叶大、色紫、气香浓者为佳,王玉萍等发现叶大、紫色、气香的紫苏叶中紫苏醛含量最高,叶两面绿色或仅叶脉紫色且气味较弱的紫苏叶中紫苏醛含量较低,叶全绿者几乎不含紫苏醛。临床上通常将紫苏醛作为紫苏挥发油评价的最重要指标,且紫苏醛是PA型紫苏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,所以紫苏叶的遗传性状与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联系。据报道,PA型和PK型紫苏为主流类型,但是PK型紫苏叶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酮具有较强的肺毒性,故在药用和食用紫苏时,还是应该限定不用PK型。魏长玲等研究的结果表明PA型紫苏叶背紫色或双面紫色、香气浓郁,与我国药典规定的紫苏叶药材性状相吻合,故采用PA型紫苏作为药用紫苏。
3.3 紫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
紫苏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,文献报道的主要成分见表1。不同类型的紫苏叶的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存在差异性,通过查阅文献,得出PA型和PK型紫苏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排序,见表2和表3,由于挥发油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表2和表3中的相对含量没有具体数值而只有大概区间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。
相关链接:紫苏叶,分析,挥发油
相关阅读
- 突破 人工肝与人工肾实现同步治疗
- 美股经历一周“巨震” 大消费股展现抗跌能力
- 创业板周涨6.18% 创21个月最大周涨幅
- 乐视网临时股东大会通过6项议案
- 宿州市离队入团仪式举行
- 2540家企业发布去年业绩预告 上市公司盈利回升
- 春节前股市可关注三大领域
- 沪指大跌逾4% 本周跌幅近10%为两年最大
-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
- 沪指周线6连阳再创阶段新高 粤港澳概念活跃
- 快递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
- 两市震荡沪指微涨0.01% 创业板大涨1.94%
- “小金灵”上线助力你的换“城”计划_
- 沪指震荡收红涨0.06% 周期股领涨
- 保险股是当前金融业最好的配置板块 大单昨逆市涌入
- 沪指涨0.87%三连阳 区块链继续低迷
- 非法集资案件高发 金融犯罪网络化带来挑战
- 沪指涨0.24%创指V型反弹 区块链大跌
- 创业板周涨6.18% 创21个月最大周涨幅
- 沪指震荡下探跌0.63% 创业板尾盘下挫终结周线四连涨